机电工程学院2022年十大新闻

时间:2023-01-01作者:张文博文章来源:机电工程学院浏览:876


     
01.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不断

学院党委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学院班子围绕“抢抓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战略部署机遇,加快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开展集体学习研讨。学院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提出“船海特色强基础、服务龙江先行军”办院定位。全院累计宣讲74次,共参与2470人次。

02.工程训练中心/机电工程学院合署办公

10月,学校党委宣布工程训练中心/机电工程学院合署办公。学院研究推进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两个关键环节深度融合,依托机械学科优势,促进工训中心提质增效,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更好地支撑学校“十四五”发展战略布局。

     03.开展“重学习、强基础、转作风、提质量、谋发展”活动

学院完成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充分激发办学活力,落实办学重心下移,统筹贯彻落实学校科研工作研讨会、人才工作会、新工科建设,开展2022 年“重学习、强基础、转作风、提质量、谋发展”活动,贯穿全年,真正推动人才培养上做实“系”,学科建设上做深“方向”,科学研究上做强“团队”,服务保障上做精“机关”,思想引领上做优“支部”。

04.“机电方案”示范引领全校新工科建设

在联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课程建设中贡献机电方案,在我院全面推广。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获批新工科专业。依托龙江工程师学院,启动“智能制造类”校企共建课程,闯出了一条新工科建设理念不断迭代发展的特色之路,在学校新工科建设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学院在重点改革举措评价中获评优秀。

05.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扎实推进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成功举办学院首届“兴海论坛”,邀请43名优秀博士参会,其中海外留学经历8人,学院领导班子参与引才100%。设立引才“伯乐”奖,在浙大等聘请引才专员。建立领导联系人才机制,做好“引才”“育才”两本账。引进白一、吴崇建等兼职教授。李佶桃获省优青,实现零的突破。

06.科研先行瞄准国家战略关键技术

哈工程与中海油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科研团队合作研制国内首台深海水平式卡箍连接器,通过了挪威船级社(DNV)认证,并交付中海油南方某油气田工程项目,实现国内首台套国产化工程应用。学院以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为契机,抓住“方向融合”这一关键,以船海特色聚焦凝练六大方向,相关做法在校科研工作研讨会上做典型发言。王立权教授获校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07.思政育人能力迈上新台阶

思政协同育人效果显著,三公寓获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试点;完成“万米深蓝图”大型墙体彩绘画作,受到中国青年报、央广网、学习强国、龙头新闻等广泛报道。坚持服务国防、服务船舶,硕博就业率双双100%,国防系统就业占85%。专业归属感认同感进一步提升,首次转入5人。学校在陕西省招生位次9957位,进入万名俱乐部,创历史新高。

08.成立2022年学校首个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

成立2022年学校首个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浸润课程建设理念,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显著提升。学院新增全英文课程2门《产品工程设计基础》《有限元法》;《齿轮精度检测虚拟仿真实验》入选二批省一流课程;《“三注重、三段式、三融合”服务制造强国战略工程训练实践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周莹获得第二届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李欣获省第九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1项;史冬岩《现代设计方法》中英文课程均入选国家研究生智慧教育平台。

09.高质量党建打造高质量课程思政

坚持党建搭台业务唱戏,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461厂)、中船704所等签署党建共建框架协议。工业设计系教工党支部、工程认识教学部党支部获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博士第一党支部获批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培育建设单位,双双实现零的突破,入选校级“支部特色工作法”A3项、B5项。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协同育人大思政格局,课程思政建设初显成效。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省级课程思政案例8个;校级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点3个,一院一品建设项目1项,校级本科课程思政精品案例18个。

10. 学院院徽正式确定

学院文化内涵及“船海特色强基础、服务龙江先行军”使命正式确定。以敦厚的“块面”作为设计语言,采用秩序感强烈的“叠加式”构图方式,传达整体形象上理性、严谨、朴实的视觉感受。标识以代表“知识与学习”的书籍图形,作为标识的最上层;以代表“海洋”的“船舶”图形作为标识的核心;将代表机械的“齿轮”图形,将前两者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三者共同完成对学院形象的概括。